王涛局长的战略布局与数据支撑
连云港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沿海城市,海洋渔业一直是其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海洋渔业局王涛局长的带领下,连云港市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推动渔业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行业数据及典型案例,展现连云港市海洋渔业的发展路径与未来规划。
渔业资源现状与产业基础
连云港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海岸线全长211.6公里,海域面积6677平方公里,渔业资源丰富,根据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连云港市水产品总产量达52.3万吨,同比增长4.1%,其中海水养殖占比68%,远洋捕捞占比12%,休闲渔业及其他占比20%(数据来源: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2023年渔业统计年报》)。
表:2023年连云港市渔业产业结构分布
| 产业类型 | 产量(万吨) | 占比 | 同比增长 |
|----------------|--------------|--------|----------|
| 海水养殖 | 35.6 | 68% | +5.2% |
| 远洋捕捞 | 6.3 | 12% | -1.8% |
| 休闲渔业及其他 | 10.4 | 20% | +3.5% |
王涛局长指出,当前渔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加剧、传统捕捞业萎缩等挑战,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绿色渔业”“智慧渔业”成为新增长点。
核心发展策略
推动生态养殖,打造绿色渔业示范区
连云港市计划到2025年建成1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广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2023年,赣榆区已成功试点“虾贝藻”立体养殖,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提升30%,减少饵料投放量20%(数据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23年生态养殖技术报告》)。
升级远洋渔业,拓展深海资源开发
针对近海资源衰退问题,连云港市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渔业合作,2024年初,全市新增2艘超低温金枪鱼钓船,年捕捞能力增加1500吨,据中国远洋渔业协会数据,连云港远洋渔业企业已与太平洋岛国签署合作协议,预计2025年远洋捕捞占比将提升至15%。
深化产业链融合,培育休闲渔业新业态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连云港市重点发展渔旅融合项目,2023年,连岛渔村改造项目吸引游客超12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收入增长25%(数据来源:连云港市文旅局《2023年乡村旅游报告》)。
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王涛局长强调,科技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3年,连云港市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建立“智慧渔业实验室”,推广物联网养殖监控系统,试点企业养殖成本降低18%,市政府出台《连云港市现代渔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生态养殖、种苗研发等项目最高补贴200万元。
案例:徐圩新区数字化渔场
该渔场通过5G+AI技术实现水质实时监测、投喂自动化,2023年产量同比提升22%,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智慧渔业典型案例”。
连云港市海洋渔业局的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全国领先的现代化渔业强市,王涛局长提出,下一步将重点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水产品精深加工,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提升“连云港海鲜”品牌影响力。
渔业不仅是经济的支柱,更是文化的传承,在政策、科技与市场的协同驱动下,连云港市正书写海洋渔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