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诗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运行轨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用坚韧和智慧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无数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基层工作者日夜坚守,普通民众自觉配合,共同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抗疫壮歌,下面这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诗》,正是这一特殊时期的真实写照,而诗中提到的数据则反映了当时严峻的疫情形势和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诗
庚子年初疫魔狂,江城一夜起苍黄。
白衣执甲逆风行,万众同心筑铁墙。
方舱医院十日立,雷火神山战旗扬。
数据无声诉艰辛,且看数字记沧桑。
疫情数据纪实
2020年1月-3月关键数据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到1月31日,短短8天内,全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达11791例,死亡259例,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
2月成为疫情最严峻的时期,2月12日,湖北省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峰值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全国当日新增15152例,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9824例,其中重症病例8752例,累计死亡2873例,累计治愈出院41675例。
进入3月,随着防控措施见效,疫情逐渐得到控制,3月18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零(不含境外输入病例),截至3月31日,全国累计确诊病例81554例,累计死亡3312例,治愈出院76052例。
武汉市疫情数据深度分析
作为疫情最初爆发地,武汉承受了最大压力,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封城期间,武汉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33例,占全国总数的62%;死亡病例3869例,占全国死亡病例的82%,最高峰时,武汉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千人持续近两周。
医疗资源方面,武汉市在疫情期间共设置定点医院48家,改造方舱医院16家,提供床位13000余张;最高峰时同时在院治疗患者达38020人,全国共调集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武汉就有34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
2020年4月后疫情数据变化
随着武汉解封,中国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2020年4月8日至12月31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94例,仅为前三个月累计数的2%;新增死亡病例7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但境外输入压力持续存在,2020年全年共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424例,其中第四季度就占到了1960例,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11-12月冬季,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疫情,如12月大连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例,北京顺义疫情累计报告34例。
2021年关键疫情数据
进入2021年,随着病毒变异和冬季因素影响,国内出现多起聚集性疫情,1月河北石家庄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9例;7月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引发全国多地扩散,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82例;12月西安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53例。
疫苗接种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8.4亿剂次,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2亿,接种率已达85%以上,这一大规模免疫屏障的建立,显著降低了重症和死亡风险,2021年全年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仅2例。
2022年奥密克戎疫情数据
2022年,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主流毒株,具有极强传播力,3-5月上海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9145例,无症状感染者547058例;8月海南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20290例;11月广州疫情单日新增突破5000例。
面对新形势,中国不断优化防控措施,2022年11月11日发布"二十条",12月7日发布"新十条",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约920万例,死亡病例5226例,病死率约0.057%,在全球处于极低水平。
抗疫成果数据对比
将中国抗疫数据与国际对比更能彰显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球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6.6亿例,死亡病例超670万例,按人口比例计算,中国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约1/200和1/400。
经济方面,中国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增长2.3%;2021年增长8.4%,2022年增长3%,而同期全球经济增长分别为-3.1%、6.0%和3.2%,发达国家平均为-4.6%、5.1%和2.4%。
数字是冰冷的,但背后是无数感人的故事;数据是客观的,但映照的是中国人民的坚韧与担当,这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诗》和这些详实的数据,将永远铭刻在民族记忆里,见证这段特殊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正如诗中所言:"数据无声诉艰辛,且看数字记沧桑",每一个数字都是一段值得铭记的抗疫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