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建设网

广西农业农村厅渔业南沙,广西农业农村厅渔业处

广西农业农村厅渔业南沙发展规划与前景分析

广西作为我国重要的渔业大省,近年来在海洋渔业、淡水养殖及远洋捕捞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南沙渔业作为广西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关系到渔民增收,也影响着区域海洋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广西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南沙渔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渔业现代化、生态化和产业化。

广西农业农村厅渔业南沙,广西农业农村厅渔业处-图1

广西南沙渔业发展现状

广西南沙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涵盖经济鱼类、虾蟹类、贝类等多种水产品,近年来,广西通过优化渔业结构、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加强远洋渔业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渔业产值,根据广西农业农村厅最新数据,2023年广西水产品总产量达405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2万吨,海水养殖产量158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85万吨(数据来源:广西农业农村厅《2023年广西渔业统计年报》)。

主要渔业经济指标(2023年)

指标 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
水产品总产量 405 2
海洋捕捞产量 62 8
海水养殖产量 158 5
淡水产品产量 185 9

(数据来源:广西农业农村厅)

广西南沙渔业发展规划

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西农业农村厅提出,未来五年将重点发展深海养殖、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减少近海捕捞压力,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计划到2025年,深海养殖面积扩大至10万亩,远洋渔业产量提升至15万吨

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保护海洋环境

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广“深水网箱养殖”“海洋牧场”等生态养殖模式,减少传统养殖对近海环境的污染,2023年,广西新增深水网箱1200个,海洋牧场面积达5万亩(数据来源:广西海洋局《2023年海洋渔业生态发展报告》)。

加强远洋渔业国际合作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远洋渔业领域合作密切,2023年广西远洋渔船数量增至350艘,远洋渔业产值突破50亿元,广西将继续深化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渔业合作,拓展南沙渔业资源开发。

提升水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

广西农业农村厅支持水产品精深加工,推动“桂字号”渔业品牌建设,2023年,广西水产品加工企业增至320家,加工产值达180亿元,重点打造“北部湾海产”“钦州大蚝”等区域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最新渔业数据与趋势分析

(1)2023年广西主要水产品价格走势

水产品种类 平均价格(元/公斤) 同比变化(%)
对虾 65 +8.3
罗非鱼 12 -2.1
牡蛎 18 +5.6
金鲳鱼 42 +10.5

(数据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2023年全国水产品市场分析报告》)

(2)南沙渔业资源开发现状

根据广西海洋研究所监测,南沙海域渔业资源储量稳定,但部分经济鱼类如金线鱼、石斑鱼等因过度捕捞呈现下降趋势,广西农业农村厅已实施禁渔期制度最小捕捞尺寸限制,以促进资源恢复。

广西南沙渔业的发展,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生态保护,广西农业农村厅将继续推动智慧渔业、绿色养殖和远洋捕捞协同发展,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政策扶持,提高渔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渔业南沙发展,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广西渔业必将在全国乃至全球水产品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