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建设网

莱州海洋与渔业王局长,莱州海洋渔业局局长

擘画蓝色经济新蓝图

莱州湾畔,碧波荡漾,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莱州市近年来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莱州海洋与渔业局王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立足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渔业强市。

莱州海洋与渔业王局长,莱州海洋渔业局局长-图1

渔业发展现状与优势

莱州市拥有海岸线108公里,海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2023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4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180亿元(数据来源: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23年山东省渔业统计年报》),对虾、海参、贝类等特色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

莱州市2023年主要水产品产量统计表

水产品种类 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 主要养殖区域
对虾 6 +5.2% 金城、三山岛
海参 2 +7.8% 虎头崖、土山
贝类 4 +3.5% 永安、沙河
鱼类 8 +4.1% 沿海各镇

(数据来源: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2023年渔业生产报告》)

王局长指出,莱州渔业发展具备三大优势:

  1. 区位优势:毗邻渤海,交通便利,冷链物流体系完善;
  2. 产业基础: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处,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5家;
  3. 科技支撑:与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

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一)推动养殖业绿色转型

  1.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 2024年计划改造传统养殖池塘1.2万亩,推广"虾贝混养""参礁共生"等模式;
    • 建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500公顷,预计可增加渔业资源量30%以上(数据来源:《莱州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4-2028)》)。
  2. 加强种业创新

    • 重点培育"莱州湾1号"抗病对虾新品种,预计2025年实现规模化推广;
    • 与中科院海洋所合作建立海参种质资源库。

(二)延伸加工产业链条

2023年,莱州水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58%,低于威海(67%)、烟台(63%)等周边地区,王局长表示将重点发展:

  • 精深加工:投资2.3亿元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园,开发胶原蛋白、甲壳素等高附加值产品;
  • 预制菜产业:扶持5家龙头企业,力争2025年预制菜产值突破50亿元。

2024年莱州重点渔业项目清单

项目名称 投资额(亿元) 预计效益
现代渔业产业园 2 标准化养殖区、加工中心、科研平台 年产值增加8亿元
冷链物流基地 8 5万吨级冷库、智慧配送系统 降低物流成本15%
海洋碳汇试验区 6 贝藻类碳汇养殖500公顷 年固碳量约2万吨

(数据来源:莱州市发改委《2024年重点项目计划》)

(三)强化品牌营销

  1. 地理标志保护

    • 推动"莱州对虾"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建立全程质量追溯系统,2024年覆盖80%以上规模养殖户。
  2. 电商渠道拓展

    • 与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合作,2023年线上销售额达12亿元,同比增长40%;
    • 培育本土直播团队,计划年培训电商人才200人次。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王局长特别强调科技的关键作用:

  • 智能装备应用:推广自动投饵机、水下机器人等设备,预计使养殖效率提升20%;
  • 病害防控:建立3处疫病监测站,开发快速检测试剂盒;
  • 数字渔业:搭建海洋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水质、气象等参数。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最新研究显示,莱州湾海域pH值、溶解氧等指标均符合二类海水标准,但夏季局部区域存在富营养化现象,对此,渔业局将:

  • 严格控制养殖密度,2024年起实行分区轮养制度;
  • 推广微生态制剂,减少抗生素使用量。

保障措施与政策支持

为确保规划落地,莱州市将:

  1. 加大财政投入:每年安排渔业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
  2. 强化金融支持:推出"海洋贷"产品,利率优惠1-2个百分点;
  3. 培育新型主体:新增市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10家,家庭农场30家;
  4. 加强人才引进:对渔业科技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莱州海洋与渔业发展正迎来重要机遇期,王局长表示,将坚持生态优先、创新引领的发展思路,让渔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莱州力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