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建设网

金坛绿色渔业如何实现生态优先与高质量发展?

金坛地处江苏省常州市,水域资源丰富,渔业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金坛渔业逐步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转型,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数据和技术趋势,探讨金坛绿色渔业的发展规划,为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金坛绿色渔业如何实现生态优先与高质量发展?-图1

金坛渔业现状与转型背景

金坛拥有长荡湖、钱资荡等优质水域,水产养殖面积超过10万亩,主要养殖品种包括河蟹、青虾、鳜鱼等,2022年,金坛区水产品总产量达3.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20亿元(数据来源:常州市农业农村局),传统养殖模式面临资源消耗大、尾水污染等问题,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政策驱动

  • 江苏省《“十四五”渔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到2025年生态养殖比例提升至70%以上;
  • 常州市2023年出台《长荡湖水域生态保护条例》,严格管控围网养殖,推广循环水技术。

绿色渔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生态养殖技术推广

金坛重点推广以下绿色养殖模式:

金坛绿色渔业如何实现生态优先与高质量发展?-图2

  • “蟹虾共生”立体养殖:通过河蟹与青虾的生态互补,减少饲料投喂量,提升亩均效益,2023年试点数据显示,该模式可使养殖户收入增加15%-20%(来源: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 尾水处理系统:在儒林镇、指前镇建成6个集中式尾水处理站,覆盖养殖面积1.5万亩,总磷、氨氮排放量降低40%以上(数据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监测报告)。

数字渔业赋能

金坛已建成3个智慧渔业示范基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投喂和水质监控。
| 技术应用 | 覆盖面积 | 效益提升 | 数据来源 |
|------------------|----------|------------------------|---------------------------|
| 智能增氧系统 | 8000亩 | 能耗降低30% |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2023年报 |
| 无人机投喂 | 5000亩 | 人工成本减少50% | 常州日报2024年3月报道 |

品牌化与产业链延伸

  • “长荡湖大闸蟹”地理标志:2023年品牌价值评估达12.6亿元(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数据);
  • 加工升级:指前镇引进2条水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蟹黄酱、即食虾仁等产品,附加值提高3倍。

最新数据支撑的行业趋势

根据2024年1月发布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金坛所在的江苏省呈现以下特点:

  • 全省生态养殖面积占比从2020年的52%上升至2023年的65%;
  • 水产品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长28%,金坛2023年线上销售额突破3亿元。

关键挑战

金坛绿色渔业如何实现生态优先与高质量发展?-图3

  • 养殖户转型成本高(每亩改造费用约2000元);
  • 高端水产品市场竞争加剧,2023年河蟹产地均价下降8%(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数据)。

未来五年行动计划

金坛区计划通过三项举措实现绿色渔业升级:

  1. 财政补贴:对改造尾水处理设施的养殖户给予每亩500元补助(2024年新政策);
  2. 技术培训:联合上海海洋大学每年培训500名新型职业渔民;
  3. 三产融合:规划建设“长荡湖渔旅综合体”,预计2025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绿色渔业不仅是环保要求,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金坛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正在探索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道路,对于养殖户而言,主动拥抱变革、学习新技术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