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建设网

渔业和水产有区别吗,渔业和水产有区别吗知乎

渔业和水产有区别吗

渔业和水产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它们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二者的区别对于制定行业发展策略、把握市场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渔业和水产有区别吗,渔业和水产有区别吗知乎-图1

渔业与水产的概念辨析

渔业是指人类利用水域生物资源进行捕捞、养殖、加工、流通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的总和,它涵盖了从资源获取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包括海洋渔业和内陆渔业两大类别,渔业更强调生产过程和产业属性,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水产则是指来源于水域的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包括鱼类、贝类、藻类等,水产更侧重于产品本身,是渔业生产的成果,可以说,水产是渔业的产品输出,而渔业是水产的生产过程。

从范围上看,渔业包含水产,但不仅限于水产,渔业还包括渔具制造、渔船建造、渔业科研、渔业管理等配套体系,水产则专指最终可供消费或工业用途的水生生物产品。

全球渔业发展现状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22年发布的最新数据,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呈现以下特点:

指标 2020年数据 较2018年变化 主要生产国
全球捕捞渔业产量 3百万吨 -4.1% 中国、印尼、秘鲁
全球水产养殖产量 5百万吨 +6.0% 中国、印度、印尼
全球人均水产品消费量 5公斤 +1.2% 马尔代夫(85kg)、冰岛(80kg)
渔业就业人数 5840万人 -2.3% 亚洲占84%

数据来源:FAO《2022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

从表格可以看出,全球水产养殖产量持续增长,而捕捞渔业产量有所下降,反映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中国在两项产量指标上都位居世界第一,体现了我国渔业大国的地位。

中国渔业发展特征

中国渔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了鲜明特点:

  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养殖业比重从1978年的26%提升至2021年的79%,实现了从"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2. 区域特色明显:沿海省份以海洋渔业为主,内陆省份重点发展淡水养殖,根据农业农村部2023年数据,山东、福建、广东三省海洋渔业产值占全国40%以上。

  3. 科技支撑增强:深远海养殖装备、循环水养殖系统、良种选育等技术创新不断突破,2022年我国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高于农业平均水平。

  4. 质量安全提升: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绿色、有机水产品认证数量年均增长15%。

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取得显著成就,中国渔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 资源约束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退,部分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量不足历史最高水平的30%。

  • 环境压力增大:养殖尾水排放、药物使用等问题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 国际竞争激烈:越南、印度等国水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对我国形成竞争压力。

  • 生产成本上升:饲料价格、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挤压养殖利润空间。

渔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针对当前形势,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推进渔业资源养护

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完善休禁渔制度,2023年起,我国已全面实施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双控"制度,计划到2025年将海洋捕捞产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加大增殖放流力度,2022年全国共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超过400亿尾。

发展生态健康养殖

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模式,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超过5000家,深远海养殖成为新方向,首个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已投入使用。

强化科技支撑

重点突破种业"卡脖子"技术,培育生长快、抗病强的新品种,2023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了水产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到2025年培育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产种业企业,智能渔业装备研发应用加快,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精准投喂、水质监控等方面得到推广。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2022年我国水产品加工率达到42%,但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仍有差距,预制菜等新兴业态为水产品加工提供了新机遇,2023年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元。

拓展国际空间

积极参与全球渔业治理,优化水产品进出口结构,202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达到230亿美元,进口额180亿美元,贸易顺差收窄趋势明显,应鼓励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渔业合作园区。

数据支撑下的趋势判断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和行业协会数据,以下几个趋势值得关注:

  • 消费升级带动品种结构调整:三文鱼、龙虾等高端水产品进口量年均增长超过20%,反映出消费升级趋势。

  • 电商渠道占比提升:2022年水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800亿元,占水产品零售总额的15%,预计2025年将达到25%。

  • 休闲渔业蓬勃发展:2022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超过800亿元,成为渔业经济新增长点。

  • 碳中和带来新要求:渔业碳汇功能受到重视,藻类养殖、贝类养殖的固碳效应开始纳入生态补偿机制。

渔业与水产虽有区别,但二者发展密不可分,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既是为了提供更多优质水产,也是为了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未来渔业将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在保障优质蛋白供给的同时,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