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建设网

渔业科学进展影响因子,渔业科学进展影响因子是多少

学术影响力与产业发展的双向驱动

根据Clarivate发布的2023年《期刊引证报告》,渔业学科顶级期刊《Reviews in Fisheries Science & Aquaculture》影响因子达6.8,较上年增长12%,反映出该领域研究活跃度显著提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渔业科学进展》最新影响因子为2.1(2023年数据),在亚洲地区同类期刊中排名前15%,其发表的种质资源改良论文被引频次年均增长23%。

渔业科学进展影响因子,渔业科学进展影响因子是多少-图1

表:2023年全球主要渔业期刊影响因子对比
| 期刊名称 | 影响因子 | 5年趋势 | 高被引论文占比 |
|----------|----------|----------|----------------|
| Aquaculture | 5.1 | ↑18% | 9.7% |
| Fisheries Research | 3.4 | ↑6% | 5.2% |
| 渔业科学进展 | 2.1 | ↑11% | 3.8% |
(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


技术突破聚焦三大核心领域

  1. 智能养殖系统
    挪威SalMar公司2024年发布的深海养殖平台数据显示,通过AI投喂控制系统可将饲料转化率提升至1.2:1,较传统方式降低15%损耗,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研发的声学监测网箱已实现95%以上鱼群行为识别准确率(2024年《Aquacultural Engineering》论文数据)。

  2. 病害防控技术
    国际兽医局(OIE)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因病害导致的水产损失达120亿美元,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开发的噬菌体制剂使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发病率从35%降至8%(2024年试点数据)。

  3. 碳汇渔业发展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24年世界渔业蓝皮书》指出,贝藻类养殖每年可固定2.8亿吨CO₂当量,相当于6000万辆汽车年排放量,大连海洋大学构建的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IMTA)使单位水体经济产出提升40%。


科研成果转化关键路径

  1. 专利技术产业化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渔业相关发明专利授权量达4876件,其中25%涉及水质调控装备,广东恒兴集团通过转化中科院南海所专利技术,使石斑鱼育苗成活率提高至82%。

  2. 标准体系建设
    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新发布《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等7项行业标准,推动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3. 国际科研合作
    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联合开展的东南亚渔业资源评估项目,使金枪鱼种群预测准确率提升30个百分点。


未来五年重点攻关方向

  1. 基因编辑育种
    CRISPR技术在水产领域的应用专利年增长率达67%(WIPO 2024统计),中国对虾"渤海1号"新品种已实现生长速度提升20%。

  2. 深远海装备研发
    全球首座半潜式智慧渔场"海洋渔场1号"(挪威)年产三文鱼1.5万吨,我国"国信1号"养殖工船预计2025年实现10万吨级产能。

  3. 数字渔业平台
    阿里云农业大脑已为全国23个水产主产县提供水质预警服务,异常情况识别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